開刀生仔留意:剖腹出世嬰兒易有濕疹食物敏感

開刀生仔易令子女有濕疹?香港理工大學早前接受商業機構委託,研究孕婦不同產子方式,對初生子女腸道內微生物數量影響。研究於2021年5月起,共收集70名初生嬰兒於出生後兩星期內的糞便樣本,並檢測當中菌種數量。

開刀生仔  子女極欠益生菌

負責研究的理大學者邱家琪博士指,於香港透過開刀出生的嬰兒,遠較其他東南亞國家高出4.3%。研究亦發現,於出生兩星期內,順產嬰兒身體內含有的雙歧桿菌(益生菌一種,屬母體內常見菌種)水平,遠較開刀出生的嬰兒為多。前者35%,後者只有1%。外國有研究指,嬰兒腸道內若然雙歧桿菌不足,或有機會影響他們免疫系統的建立。

兒科醫生徐梓筠則指,嬰兒腸道微生態倘若失衡,哪他們在成長過程便很易出現濕疹及食物過敏等問題。她引述另一研究指,透過開刀出生的嬰兒若只飲用普通奶粉,他們體內雙歧桿菌總數平均值,便會遠低於順產及餵哺母乳的嬰兒。幸而透過飲用含有益生菌和益生元組合的奶粉,便可減低他們成長期間,出現皮膚問題的機會。

風癩及濕疹的分別

在香港,常見的皮膚及食物敏感,主要有風癩以及濕疹

風癩又稱為蕁麻疹或風疹,是身體接觸致敏原後,產生的過敏反應,一般可在24小時或幾日內消退。風癩發作時,患者會全身出現痕癢疹塊,嘴唇腫脹。不少人因風癩痕癢,不停用手去抓,但這只會令風癩愈抓愈大,愈抓愈痕。風癩病情嚴重時,更會影響喉嚨食道,令呼吸道收窄,造成呼吸困難,性命危險。

哪些食物導致風癩?可留意以下幾種:雞蛋、花生、蟹蝦、貝殼類食物及味精。另外,需留意不新鮮魚類,或含大量組織胺。當身體內的組織胺超標,亦會出現風癩。

濕疹則是香港人的皮膚風土病,病發時,患者皮膚會出現痕癢乾燥偏紅,或見紅疹水疱。患處皮膚因細菌感染而發炎,變粗變厚。若然不加理會,皮膚或會大面積發炎或細菌入血。

誘發濕疹的食物,則包括以下幾類:牛肉、花生、雞蛋、魚類及貝類。

皮膚痕癢急救方法分享

於日常活,作為成年人。若然皮膚痕癢應如何處理?來自英國的珍妍雅速效舒敏精華油便是最佳選擇,它用料天然,不含防腐劑,有效舒緩濕疹及蕁痲疹過敏反應。速效舒敏精華油含有金盞花,能減輕敏感肌膚不適、殺菌及治理發炎。此外,亦含有滋養保濕的杏仁油,具舒緩抗敏作用,對於乾性皮膚或因氣候變化而引起的皮膚乾燥痕癢,均有改善作用。

看到這裡,是不是想了解更多這款產品的資料呢?立即click此連結,到That Feel Great的網上商店看一看啦!當然,皮膚問題嚴重,便一定要主動求醫啦(嬰幼兒使用此產品前,必需先徵詢醫生意見)!

發表評論

所有評論在發布前都經過審核